我們家熱愛吃醋是從母親開始的習慣。
最印象深刻的是,某次她自製了一罐檸檬醋,記得我沾了一口,整張嘴被酸到麻痺,母親也是笑了一個麻痹。
後來決定非能力範圍內別輕易嘗試,不過對醋的熱愛依舊,所以也不時會注意哪裡有好醋出沒。
醋入菜的好處,點綴食物的香氣味道以外,還能促進蛋白質於胃部的消化;帶點甜的醋,於此之外,嚐起來的味道又是另一番滋味。
我們家熱愛吃醋是從母親開始的習慣。
最印象深刻的是,某次她自製了一罐檸檬醋,記得我沾了一口,整張嘴被酸到麻痺,母親也是笑了一個麻痹。
後來決定非能力範圍內別輕易嘗試,不過對醋的熱愛依舊,所以也不時會注意哪裡有好醋出沒。
醋入菜的好處,點綴食物的香氣味道以外,還能促進蛋白質於胃部的消化;帶點甜的醋,於此之外,嚐起來的味道又是另一番滋味。
走進建一水產,讓我想起在沖繩閒置的那幾天,想起路燈下的輕敲玻璃杯聲響,有點溫度。
店內沒有浮誇的銅錢裝潢,卻有無可量化的木質溫暖,每個座位朝向著吧台,意圖明顯的要讓來訪的客人嗷嗷待哺的等著今日的無菜單驚喜。
近期出門的機會越來越少,一方面惰性使然,一方面與全球性的傳染肺炎也有關係。
非常時期 Netflix 成了假日的親密朋儕,駐留在螢幕前總是想吃點零嘴當配角,讓看電影多了一份臨場感。
即使是零嘴,還是得慎重選擇,不添加太多非天然原料的玉米球,至少狂嗑零食的罪惡感會降低一些。
酸菜白肉鍋端上桌時,一道有形的暖意從湯裡滾滾露出,溫暖的燙手。
這天我們幸運的搭上熹正園剛出爐的酸菜白肉列車。
正值寒流襲擊,一鍋暖湯,來得正好。
熹正園位於內湖文德路上,顯眼的招牌很難錯過。
到葡萄牙必買的伴手禮,除了甜酒及香氛之外,免不了帶幾罐沙丁魚罐頭回來。
每年的六月,葡萄牙的里斯本會與舉行一年一度的沙丁魚節,在當地沙丁魚的貨量佔漁獲的40%,是餐點裡常見的食材之一。每年這個時間,大街小巷充滿炭烤沙丁魚的香味,張燈結綵的熱鬧。
由此可知,葡萄牙人會拿沙丁魚做出多少美味的料理。
沙丁魚罐頭就是其中最唾手可得的美食,現在簡易的連家裡樓下的 Jasons 都能找到蹤跡。
東區的巷弄豐富的目不暇給。
光是個中餐,有時候連點手指也無法決定去向,仗著一個大晴天,美式餐廳可能是個好選擇。
不太大的店面有種小巧溫馨的感覺,但史丹貓窗戶上拼貼的食物照片讓人感覺裏頭隱藏某種熱鬧。
在週末尋找某間午餐食坊的庇護,大概是每個星期最放鬆的一件事。
前一天晚上的 Netflix 影集,滿腦子的對水牛城雞翅的妄想,一路延續到隔天中午。
在西門町的邊緣晃晃,就史丹貓美式餐廳傳出水牛雞翅的牛油醬汁香,在朝我招手。
有時覺得住在台灣挺幸福,總能在生活打轉的地方,尋找到任何想吃的味道。
陽光洋灑又帶點涼風的中午,適合來點熱騰騰的韓式鍋物。
仁愛路的巷弄內,有些座落已久的台式餐廳,也有不少異國的饌食鮮味。
漫漫長夜,你願意花幾個小時,慢慢晚餐?
妹妹L前陣子隨愛走天涯,突然決定飛去法國雷恩(Rennes)住下去了。
最近回來,長篇大論了法國一番,我聽得有趣,倒也想試試看,在家享受法國時間的滋味如何。
差不多是秋風掠過的季節,感到點涼意,就想尋找一點暖意。
能帶來溫度的日常,大概就是和老朋友,把個酒、喝碗湯。
收到宅配來的生鮮雞肉那天,就蹭個理由讓朋友救命我的手藝一番,順便用近況填補好久不見。
身為北漂青年,與妹妹在外地工作也多年了。
一剛開始,因工作緊湊及租賃小套房的關係,鮮少在家裡一同用餐,快速的外食幾乎佔據我們相處的機會,隨著時間及囤積的物品,後來搬到有廚房的家庭式公寓,才開始有時間偶爾動手做點家常菜,一起晚餐。
不過人是這樣,跟廚房親密了一段時間,便想遠離與爐火的關係,尋找更便利的飽餐模式。
「看著客人吃飯,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。」瞇起眼的笑意,讓我也不得不冒了幾顆幸福泡沫。
曾幾何時,我們忘了食物帶來的複雜含義,除了充飢,還有難以用言語形容的療癒。
微風建一在食客面前抹了一道鮮豔的紅色,讓人想再次踏進木質拉門裡的嵐山竹林。
夜市直至三更盡,才五更又復開張。
台灣的飲食文化夜市就佔了半壁山河,與其說夜市裡藏著美食,還不如說夜市才是正宗的美食集散地。
而台北市眾多夜市中,於東區最熱鬧的,就是臨江街觀光夜市(又稱通化夜市)。
「來坪林,一個買茶,一個買空氣。」
炙人的艷陽曬的人昏沈,但這句話卻能使人迅速的熄了火氣,靜靜享受冷泡茶的滋味。
暫且丟掉城市的營運責任,假日來到坪林,用茶葉浸泡平時太多雜訊的身心。